4月27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先進集體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。沈鼓集團榮獲“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先進集體”稱號,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兼CEO戴繼雙作為受表彰集體代表登臺領獎并發言,分享沈鼓集團在服務戰略、推動高端裝備國產化方面的實踐與成果。
此次表彰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組建以來開展的全系統表彰,旨在激勵激發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崇尚先進、見賢思齊,創先爭優、攻堅克難,進一步增強全系統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凝聚力和戰斗力。沈鼓集團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,憑借在核心技術攻關、產業鏈協同、綠色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突出貢獻,成功入選先進集體,展現了“大國重器”的責任擔當。
戴繼雙在發言中表示,沈鼓自1952年成立以來,始終圍繞重大需求,攻克多項“卡脖子”技術,實現了能源與化工領域大型壓縮機的全面國產化替代。近年來,在工信部產業創新轉型升級、數字化融合發展等方面政策支持下,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系列舉措的有力推動下,企業保持高質量發展,在突破核心技術、拉動產業躍升、推進綠色轉型、加快產業布局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,并榮獲中國工業大獎、制造業單項、全國質量獎等多項榮譽。面向未來,沈鼓集團將倍加珍惜榮譽,在科技創新、產業協同、綠色智能轉型及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,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貢獻更大力量。
沈鼓實力:從跟跑、并跑到邁向領跑
01 堅持創新驅動,突破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
作為我國能源與化工核心裝備的領跑者,沈鼓集團累計完成200多項重大裝備國產化首臺套突破,成功研制了年產150萬噸乙烯“三機”、三代核電主泵等多項世界,12次榮獲科技進步獎。憑借4個創新平臺和業內的科研團隊,為維護“五大安全”提供了堅實技術支撐。
02 發揮鏈主擔當,集群協同拉動產業躍升
沈鼓集團充分發揮產業鏈“鏈主”作用,構建“兩站五院五中心三聯合”創新矩陣和“三聯盟四平臺”的創新生態,以科技創新加快產業創新,協同國內優質配套商,實現了關鍵原材料、配套件等“卡脖子”進口件的攻關替代,確保了我國能源與化工領域核心裝備的安全自主可控。
03 引領轉型升級,打造新型工業化實踐典范
在新能源、清潔能源、節能環保、儲能、碳利用等領域,沈鼓集團實現了多個首臺套示范業績,綠色產品、綠色經濟規模與占比持續提升,成功入選首批綠色工廠。同時,以數字化賦能管理提升和產品升級,建立了工業互聯網平臺、數字化車間、“沈鼓云”智慧服務平臺等,榮獲智能制造示范企業、數字領航企業等稱號。
04 加快產業布局,擘畫發展藍圖
面向未來,沈鼓將持續厚植核心優勢,奮力突破前沿技術,加快新一代高端裝備研發,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,持續引領行業變革,為中國制造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貢獻"沈鼓力量"!